你說,一個92歲的老爺子,圖啥呢?
六月的時候,游本昌在節目里笑瞇瞇地說,要拍“濟公短劇”,塑造一個能陪伴年輕人的“濟公爺爺”。
當時好多人一聽,哎喲是不是老爺子要重新披上那件破袈裟、搖起那把破扇子?
結果你猜怎么著?人家壓根不自己演。
新鮮吧?九月九號,他女兒游思涵在《君品談》里把話說明白了。
游本昌不但不演,還要徹底退居幕后,讓新人演員來挑這個大梁。
他自己呢,就負責把舵,盯著那個魂兒不能丟。
濟公精神到底是什么?是助人向善,是“跟所有大小娃娃一起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”。
這話從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嘴里說出來,一點不違和。
他是真想把濟公變成現在小孩們自己能看懂、愿意靠近的一個身邊人,而不是停留在八十年代記憶里的那個神話符號。
而且他們父女倆特別清醒,游思涵說得直接:咱不圖復刻當年的全民狂熱,能影響一批人是一批人。
哪怕只有百分之十的觀眾被觸動,這件事就值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