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送帶不停運轉,成千上萬的iPhone 17被裝入印有蘋果logo的白色包裝盒。在這背后,是近20萬人日以繼夜的勞動和汗水。
富士康鄭州港區生產線正全速運轉。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倒制度,為蘋果新品iPhone 17系列進行最后的生產沖刺。
流水線上,工人們重復著擰螺絲、貼膜、組裝零件的工作。傳送帶持續輸送成型的iPhone 17,最終產品被裝入印有蘋果logo的白色包裝盒。
這座全球最大的iPhone制造基地,正經歷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刻。
生產規模空前
富士康鄭州港區目前處于iPhone 17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。隨著投產規模逐步擴大,廠區對人力的需求持續上升。
生產車間內,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倒制度。雖然人數龐大,但這一規模并非歷史頂峰。
據河南本地人力中介回憶,廠區最多時曾有40萬人同時工作。當時蘋果產品更受歡迎,且訂單主要集中在富士康一家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招工盛況空前
為吸引勞動力,富士康推出了高額返費制度。8月份返費最高達到9800元,高價期間每天有幾萬人涌入廠區,連續一周未曾停歇。
返費工完成規定工作期限后可額外領取一筆“返費”。加上常規工資,他們三個月內通常能攢下兩萬多元。
小時工是另一類臨時用工形式。9月5日,近2000名派遣工在分發現場等待入職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工作強度驚人
33歲的老金8月中旬以返費工身份入職,負責貼泡棉工序。他描述:“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干”。
加班已成為常態。周一到周六,他每天至少工作8小時,大多還要再加2小時。工作日加班費是平時的1.5倍,周末為2倍。
工作強度超出預期。從每天貼幾百臺泡棉到后來要完成上千臺,整天重復同一個動作,簡單卻枯燥。
生產線全面轉換
港區整體產線開動率已達八到九成。雖然個別樓層仍在生產iPhone 16等老機型,但主體產能已完全轉向iPhone 17系列。
舊機型僅在一兩個車間保留少量產線。按照計劃,iPhone 16很快會進入量產結束階段,鄭州產區一兩周內就會停止該機型生產。
iPhone 17 Pro系列的橙色、藍色和銀白色三款配色版本均在富士康鄭州港區生產。
生產效率提升
今年生產線更加順暢。富士康集團一位主管透露,由于幾乎不再使用鈦材料,生產良品率大幅提高。
航空港廠區占地560萬平方米,沿雍州路分為A至K多個子廠區。這里是富士康大陸最大工廠,同時也是蘋果全球最大組裝廠。
多數iPhone高端機型在此組裝。每年8月中下旬至11月,這里都會進入全年最繁忙時段,產線幾乎拉滿。
科技光鮮亮麗的背后是無數勞動者的辛勤付出。每一部iPhone都凝聚著流水線上工人們的汗水與時間。
高返費背后是超高強度的工作挑戰。現代制造業依賴著臨時工群體的彈性用工,他們的付出值得更多關注與尊重。
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離不開這些默默無聞的制造者。他們的雙手組裝出最尖端的科技產品,卻常常被遺忘在光環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