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網友十月中旬在阿迪達斯直播間買了件羽絨服,翻看內襯發現寫著“代工:雪中飛”,不少人看了都愣住,他花了八百多塊買的是阿迪達斯,衣服卻是雪中飛做的,十月二十日記者打電話問阿迪達斯官方,客服支支吾吾,只說質量沒問題,不肯透露工廠信息,第二天界面新聞去京東自營店查,真有一款八百六十九元的男款羽絨服,內標清楚寫著“雪中飛代工”,填充物是一百三十五克鴨絨,絨子含量百分之八十,還標著個叫“暖芯科技”的功能。
你猜怎么著,同樣的價錢,雪中飛自己賣的羽絨服,充絨量二百到二百四十九克,絨子含量九成,材料差不離,保暖卻差了一大截,阿迪靠的是科技兩個字,雪中飛靠的是實實在在的絨量,你花的錢,買的是阿迪的牌子和樣子,不是它的生產線,衣服是雪中飛做的,掛的卻是阿迪的標。
這事其實早就有過,去年就有人爆料阿迪的羽絨服是雪中飛代工的,可當時沒人當真,大家覺得代工就是小廠貼牌,貨肯定便宜,可雪中飛不是小廠,它從九十年代就開始做羽絨服,全國有將近六百家門店,線上賣得也不差,它自己有研發,有生產,有銷售,不是隨便找個作坊就能比的。
大家一聽“代工”就心里不舒服,因為寧可多花錢買牌子,也不愿承認衣服是別人替你做的,其實全球那些大牌,九成以上的衣服都不是自己廠里生產的,優衣庫、ZARA這些,全靠外邊代工,代工不是質量差,只是分工更清楚,現在法律也沒要求品牌必須告訴你誰做的,標簽只給內部看,你根本不知道真相。
李寧早先就公開過代工廠,還常說中國智造,大家反而覺得踏實,安踏買了FILA之后也沒瞞著,照樣說清楚供應鏈在哪兒,2025年國家要推重點消費品溯源,羽絨服可能先試,以后你掃個碼就能知道這衣服誰做的,用的啥料,代工不再是躲著的事,反而成了讓人放心的憑據。
阿迪達斯找雪中飛代工,不是偷懶,也不是應付,而是中國制造真能打了,針腳在哪不重要,關鍵是大家愿不愿意為實在的活兒掏錢,別光看牌子,真把心思放在東西上,市場才慢慢踏實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