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歲退役的姚明,用8年職業(yè)生涯透支了30年的身體。
醫(yī)生告訴他,再打下去可能永遠站不起來。
這不是選擇,是身體發(fā)出的最后警告。
NBA平均每個賽季75場的出勤率,加上國家隊連軸轉,腳踝已經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重量。
2008年奧運會,他帶著骨裂的腳硬撐上場。
2011年,左腳第三次應力性骨折,手術刀劃開的不只是皮肉,還有職業(yè)球員最后的倔強。
有人惋惜他巔峰退役,但職業(yè)體育的殘酷在于,身體不會陪你演戲。
科比跟腱斷裂后堅持罰球,但之后的狀態(tài)所有人都看到了。
姚明比誰都清楚,硬撐的代價是什么。
退役不是認輸,是另一種清醒。
他離開后,中國男籃再沒找到能扛旗的人。
12年和16年奧運會一場沒贏,現在連奧運資格都成了奢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