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爺說財經訊:金價創紀錄,金條卻賣不動!
2025年10月27日,一個反常消息炸穿黃金市場——金店銷售人員集體吐槽:金條賣不動了!
要知道,今年黃金可是“漲瘋了”,國際現貨黃金都沖到4150美元/盎司,年內漲了58%,國內品牌金飾都賣到1215元/克,比年初貴了400塊。
上半年金條消費還同比漲23.7%,怎么突然就沒人買了?接下來金價情況又會如何?
01、金價暴漲與金條滯銷的魔幻反差!
先給大家擺一組真實數據,看完你就懂有多反常:
價格端:10月14日現貨黃金創4150美元/盎司新高,周大福、六福珠寶等品牌足金價格飆至1215元/克;
銷量端:10月前27天,國內金條銷量僅27筆,銷售額剛過2.5億元,對比上半年單月平均銷量直接腰斬;
市場端:一邊是商場回收黃金排起長龍,山東有人賣2公斤金條凈賺百萬;另一邊是金店金條柜臺門可羅雀,銷售坦言“問得多買得少”。
這種“買漲不買跌”的理財常識,在黃金市場突然失效,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?
02、為什么投資者突然不買金條了?
其實,投資者之所以不買金條,主要原因就在于三個關鍵因素!
第一、金價太高+波動太猛,投資客不敢進場!
現在銀行投資金條都賣到992元/克,買100克就得近10萬,比年初多花4萬。
更關鍵的是10月21日金價單日暴跌6%,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跌幅,兩天蒸發2.5萬億美元市值。
這就像爬山爬到頂突然踩空,誰還敢貿然上車?
第二、消費力收緊,大家把錢攥得更緊了!
9月全國零售額下跌0.7%,就業市場疲軟,失業率維持在7.1%高位。
對普通人來說,黃金再香也不如留現金踏實,畢竟剛需消費都在“延遲決策”,更何況是動輒幾萬的金條投資?
第三、資金被分流,理財選擇變多了!
今年銀行票據利率降到0.63%,紅利基金、國債等穩健理財熱度上升,不少人覺得“沒必要在黃金一棵樹上吊死”。
加上保險資金開始試點投資黃金,大資金有了更專業的渠道,散戶自然跟風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