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道路施工中,傳統的“憑經驗、靠眼瞅”的攤鋪壓實管理方式已難以滿足高精度、高效率的施工要求。智能攤鋪壓實監測管理系統應運而生,它通過集成先進的硬件設備與軟件算法,實現了施工過程的實時管理、數字管理、可視管理。那么,這套強大的系統究竟由哪些硬件設備構成呢?本文將為您一一揭曉其七大核心硬件,帶您看懂智能施工的“神經”與“骨架”。
一、系統的“大腦”:數據處理與指揮中心
這一部分是系統的核心計算與通信單元,負責收集、處理和傳輸所有數據。
1、高精度主機
角色定位:智能攤鋪壓實管理系統的“中央處理器”和“大腦”。
功能詳解:高精度主機是安裝在攤鋪機或壓路機上的核心工控設備。它負責接收來自GNSS天線和各種傳感器的海量數據,進行實時解算、分析和融合處理。最終,它不僅能計算出攤鋪厚度、壓實遍數、碾壓速度等關鍵參數,還能生成指導機手操作的指令。
核心價值:提供了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,確保了數據處理的實時性和可靠性。
2、高精度基站
角色定位:智能攤鋪壓實監測管理系統的“定位基準點”。
功能詳解:高精度基站通常架設在施工區域附近一個已知坐標的固定點上。它持續接收衛星信號,并通過計算消除各種誤差,生成高精度的差分校正數據。
核心價值:為整個移動站(攤鋪機、壓路機)提供實時差分信號,是實現**厘米級**高精度定位的關鍵,確保了攤鋪平整度和碾壓軌跡準確性的基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