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7元/100克的奶皮子,今天報價直接沖到25元,明天還得漲!”濟南街頭的糖葫蘆攤主老李對著進貨單嘆氣,手里剛簽下的訂單,光原料成本就比半個月前多了三成。2025年秋冬,一款奶皮子糖葫蘆突然席卷全網,從上海的網紅門店到縣城的小吃攤,年輕人為打卡動輒排隊兩小時,而這場美食狂歡的背后,是核心原料奶皮子的價格“狂飆”——從年初的7元/100克飆升至最高40元,漲幅超470%,“一天一個價”成為行業常態,整條產業鏈被卷入這場突如其來的價格風暴。
這場漲價潮的導火索,是奶皮子糖葫蘆的爆火。這款創新小吃將傳統糖葫蘆與草原奶皮子結合,或夾干噎酸奶,或搭配晴王葡萄、草莓等水果,在社交平臺迅速刷屏。某外賣平臺數據顯示,一款晴王奶皮子糖葫蘆近一周銷量破千單,24小時內賣出200余份;杭州某門店的頂配款售價48元仍供不應求,上海甚至出現98元一串的“天價糖葫蘆”。濟南街頭的攤主透露,20元一串的奶皮子糖葫蘆一天能賣兩三百串,而原料奶皮子的成本占比超八成,每串利潤僅剩3元。爆款效應下,市場對奶皮子的需求呈幾何級增長,直接打破了原本平穩的供需格局。
多重因素疊加,讓奶皮子價格徹底失控。核心原因是供需嚴重失衡,奶皮子制作門檻高,8斤牛奶才能熬出1斤奶皮子,還需小火慢煮8小時再經風干、冷凍等多道工序,產能短期內難以提升。而冬季是牛奶產能淡季,奶源本身供不應求,進一步限制了奶皮子產量。更關鍵的是資本與中間商的炒作,內蒙古錫林郭勒的牧場老板郭凱透露,南方中間商直接守在工廠門口“包圓”進貨,形成半壟斷狀態,廠家出廠價每斤僅漲一兩元,中間商轉手就翻倍加價,電商平臺上甚至出現40元/100克的天價。此外,奶源價格上漲、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,也讓奶皮子的基礎成本水漲船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