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?”廣州圓大廈,這座曾因“銅錢”造型被群嘲為“最丑建筑”的地標,如今以13.6億元起拍價掛牌拍賣,卻無人問津!截至11月11日16時,拍賣平臺顯示——零報名!這背后究竟是人傻錢多,還是市場冷靜?
1. 從“網紅”到“流拍”,廣州圓大廈經歷了什么?
2013年落成時,廣州圓大廈憑借138米高的“銅錢”造型,一舉拿下“中國十大最丑建筑”稱號。網友調侃:“這是把財神爺的錢袋子掛樓上了?”可諷刺的是,這座象征“財源滾滾”的大樓,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。
今年10月底,大廈以13.6億元起拍,折合每平米僅1.3萬元——比周邊寫字樓便宜近一半!然而截至11月11日,拍賣平臺冷冷清清,連個舉牌的都沒有。有網友笑稱:“13.6億?我還不如去買彩票,至少還有個念想。”
2. 為何“最丑建筑”賣不動?
(1)顏值即正義?
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說:“建筑是凝固的音樂。”可惜廣州圓大廈這首“歌”,大眾聽不下去。圓滾滾的造型、土豪金配色,加上“銅錢”寓意,被批“俗不可耐”。有設計師直言:“這不是建筑,是廣告牌。”
(2)風水背鍋?
更玄乎的是,有人吐槽大廈“銅錢”造型漏了縫,寓意“漏財”。雖然開發商解釋是“天圓地方”,但網友不買賬:“這風水,誰敢接盤?”
(3)經濟賬算不過來?
13.6億買下后,裝修、運營成本高得嚇人。疫情后寫字樓本就過剩,廣州空置率超20%。有地產商算賬:“這價,我能買三棟普通寫字樓,租金回報率還高!”
3. 從“最丑”到“最慘”,誰該反思?
廣州圓大廈的尷尬,折射出地產泡沫時代的荒誕。當年開發商豪擲千金,以為“奇形怪狀=網紅=流量”,卻忘了建筑終究要實用。如今流拍,不過是市場用腳投票。
“潮水退去,才知道誰在裸泳。”廣州圓大廈的流拍,像一面鏡子,照出了地產狂熱期的虛火。13.6億無人問津,不是錢的問題,是審美、經濟、常識的三重打臉。或許,下一個接盤俠該想想:建筑,到底該為誰而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