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 3689 萬輛,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 1440 萬臺,在 “雙碳” 目標推動下,中國充換電產業已從規模擴張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。11 月 24 日 - 26 日,深圳會展中心(福田)將舉辦第八屆國際充換電與光儲充展覽會,這場行業年度交流活動,正成為觀察產業技術迭代與生態構建的重要切口。
當前,充換電行業正面臨多重變革與機遇。一方面,用戶對補能效率的需求持續升級,“充電慢、續航焦慮” 仍待破解,液冷超充、換電模式等技術路線加速迭代,“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” 的場景正從概念走向現實;另一方面,車網互動(V2G)、光儲充一體化等新技術的落地,讓充換電設施從單一補能工具,轉變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。
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,深圳作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高地,其產業生態優勢尤為突出。這里聚集了超 2700 家充換電產業鏈企業,充電模塊全國市場占有率超 70%,已建成 “1 公里超充出行圈”,完善的產業配套與創新氛圍,讓此次展會天然具備了技術風向標的屬性。不同于商業展會的營銷導向,此次活動更側重技術交流與問題探討,6 萬㎡的展示空間內,將集中呈現從充電模塊、換電設備到儲能系統的全鏈條技術成果,而非單純的產品推銷。
值得關注的是,展會同期舉辦的多場行業論壇,聚焦的均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議題。從超充技術標準化、重卡換電場景應用,到充電樁出海合規與區域市場機遇,再到光儲充一體化落地路徑,120 余位行業專家、企業代表與科研人員將展開深度對話。這些討論沒有空泛的宣講,更多是基于實際應用場景的技術分享、政策解讀與難題拆解,為行業發展提供多元思路。
對于行業從業者而言,這樣的交流場景尤為珍貴。來自電網企業、車企、運營商、科研院校的參與者,將圍繞技術創新、場景適配、標準統一等關鍵話題交換意見。在充電模塊效率提升、換電模式盈利難題、儲能與充電協同等行業共性問題上,跨領域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催生新的解決方案。而對于關注新能源賽道的觀察者來說,展會呈現的不僅是技術成果,更是產業轉型的鮮活樣本 —— 從硬件設備的升級到商業模式的創新,從國內市場的深耕到國際市場的開拓,都能在這里找到清晰的發展脈絡。
在綠色交通轉型不可逆的大趨勢下,充換電行業的每一次技術突破、每一次標準完善,都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普惠的方向發展。深圳這場展會的價值,不在于促成多少商業交易,而在于搭建了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,讓行業力量聚焦核心問題、共探發展路徑。當技術成果在這里展示、行業困惑在這里探討、合作共識在這里凝聚,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也將更加清晰。